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当前位置:首页 > bt365体育在线投注 > 专题回顾

        bt365体育在线投注_bat365标准版_bet28365365

        > 第32个全国土地日 > 奋进新征程 勇担新使命
        常州市天宁区汽车智能零部件产业园项目土地复合利用模式
        发布时间:2022-06-21 17:06  来源:  [ ]

            一、基本情况
            汽车智能零部件产业园位于常州市天宁经济开发区北塘河东路北侧、太湖东路西侧。园区以智能制造为产业导向,集科研、办公、生产、商务、休闲娱乐为一体,具有高聚集、高融合特点,开创了常州市复合用地节地模式的先河。
            园区占地面积280.89亩,容积率2.35,建筑密度28.71%,建设48.5万平方多层厂房和办公及配套,总投资约40亿元。项目于2020年6月30日开工,2021年10月18日竣工。
            目前,该园区接洽相关企业达60家,签约率70%,导入了智能驾驶核心零部件生产类企业、软件及解决方案类企业、平台研发检测类企业等。将成为多用途融合示范园区、新产业集聚示范园区、绿建应用示范园区、智慧管理示范园区、土地集约利用示范园区、建设、招商、运营一体化示范园区。到2022年年末可形成约100亿产业规模。
            二、主要做法(模式特征)
            1.加强规划引领,明确用途管理。早在2015年天宁区划调整时,根据常州市“东扩西进”发展战略,天宁区就将开发区规划为东扩发展主战场,制定未来智慧城发展战略规划,将智能制造确定为该片区主导产业,并选定核心启动区。为了充分实现产城融合目标,天宁对核心片区进行了功能划分,明确研发、工业、办公、商业配比,并确定各片区以主导功能来确定规划用地性质。汽车智能零部件产业园就位于未来智慧城核心区域,园区规划主要用途为生产研发(Ma),为保障园区内工作生活需求,兼容了一类工业用地(M1)和商业商务用地(B1、B2)的复合模式。
            2.严格指标设计,提高利用效率。首先,为加快项目落地,天宁区安排了20%的征地指标,用于对复合用地的供应与支持。其次,通过汽车智能零部件产业园的前期调研,产业以新型汽车零部件研发为基础,兼顾零部件生产需求及汽车展览商业需求。通过前期调查后,根据企业的自身特征,天宁为该项目量身定做了研发、工业、商业用地面积占比为70%、15%、15%的复合用地,呈现土地利用1+1+1>3的正向效应。
            3.完善供地方案,提高服务质量。供地方案的制定,关键在出让底价确定上,按照各类用地占比进行综合评估,单价为102万/亩,总价为28655万,避免了一刀切,做到了土地综合价值利益最大化。出让年限设定上,为了最大限度发挥复合用地各类土地用途的功能,天宁按不同土地用途分别设定出让年限,其中工业50年,商业商务40年,该项目用地于2019年7月19号挂牌成交。
            三、节地效果
            1.工业企业提质增效。
            通过复合用地的供应,不同用途地块之间可以统筹考虑包括围墙线退让、道路退让、绿化退让等退让要求。该园区通过复合用地方式出让后,共建共享服务配套设施,可以节少约20亩土地的退让需求,改善了空间布局,有效的节约利用土地。
            2.加速产业转型升级。
            园区作为版块内智能汽车零部件的龙头企业,在此引领下,包括汽车精密仪器研发、光电科技、环保科技、机电研发等上游企业,以及汽车展厅,包括了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等企业的不断聚集,短时间内完成了以二产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。
            3.创造性发展就业。
            高聚集、高融合园区的发展模式加强了第一、第二、第三产业对各层次人才的需求。加强了对就业的需求。园区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的增长,通过经济增长促进了就业。
            四、应用前景(使用范围)
            对于新建园区,土地复合利用能让周边商业配套不足的新建园区能做到自给自足,形成完美的闭环产业链、服务链、供应链。以此为纽带,统筹安排混合产业用地的规模、结构和布局,促进土地用途复合利用和建筑合使用。
            国家经济稳中有进,政府政策相对收紧,工业用地价格走高,同时,伴随企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的回落,企业将对未来投资更加谨慎,更倾向于小额投资试水后扩大投资。这对土地复合利用的推广无疑是一大利好。经济的稳步发展,给项目发展提供良好机遇。在区位优势显着,交通条件较好,财务指标和经济发展态势良好的区域,土地立体复合利用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。
            五、实践探索(政策价值)
            土地复合利用可行性研究是对地块进行投资决策的科学依据,影响到项目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集聚,土地复合利用项目的实践探索,发掘其政策价值,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            有利于中小企的发展。土地复合利用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产生的新事物,它对加快地方工业发展、推动地方经济和社会和谐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。
            有利于园区土地集约利用。土地复合利用项目为缓解土地供需方面的矛盾提供了一个解决途径。大力推进土地复合利用的建设,有利于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、有利于节约工业用地、也有利于提高投资强度。是提高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水平、实现粗放用地向集约高效用地转变的一个重要途径。
            有利于承接产业转移,形成产业集聚,落实区域整体规划。避免了因用地面积小,单独建造厂房造成的布局和建筑样式凌乱;有利于吸引产业转移项目,加快相关产业的集聚和发展,有利于加快园区打造区域优势和主导产业,提高园区工业项目建设档次和水平,有效吸引大量中小企业入驻产业集聚区。